通鼎新聞

您當前所在位置:新聞中心 - 通鼎新聞

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省級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三年規劃方案(2023-2025)
2023-04-27

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省級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三年規劃方案(2023-2025) 

  為貫徹《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精神,落實國家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決策部署,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產業發展為指導,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服務地區經濟為出發點,發揮企業在產教融合中的主體作用,把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服務社會作為企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價值理念之一,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現結合我公司實際,對未來三年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規劃如下。

  一、校企雙方介紹

  (一)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通鼎互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鼎互聯”)是國家信息通信建設提供線纜及配套產品的排頭兵企業。通鼎互聯立足國家通信網、交通網、能源網的發展,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態方面創新研究,在國家新基建涉及的多領域謀篇布局,產品涵蓋“光纖光棒、光電線纜、網絡設備、芯片模塊、儀器儀表”的全產業鏈優勢,在5G寬帶無線接入產品和技術、自組網技術以及信息安全、網絡安全、公共安全、大數據運營等領域為運營商、各類專網用戶提供優質、持續可靠的支撐服務,產業范圍涵蓋國內外通信、電力、運輸、智慧城市等諸多行業,產品從有線到無線、從無源到有源,從一根纜到一張網,從“進入千家萬戶”到“步入千行百業”。

  通鼎互聯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通信設備供應商50強、中國光纖光纜最具競爭力企業10強,獲得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中國通信行業領軍企業等榮譽。

  (二)蘇州市職業大學

  蘇州市職業大學是1981年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市屬公辦高職院校,是江蘇省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學校截至2023年4月設有12個學院(部),涵蓋電子與信息、裝備制造、財經商貿、文化藝術、教育與體育等專業大類51個招生專業,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萬余名。專任教師881名,其中正高職稱85名,副高以上職稱418名,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比82.5%。現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82人,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國家級技術能手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3人,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23人,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46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學科研團隊8個。

  學校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秉承“勤、勇、忠、信”校訓,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努力成就教師、成就學生。學校堅持質量為先,堅定精準發展,推動學校發展與地方經濟社會協同創新、融合共贏。

  二、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基礎

  通鼎互聯積極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工作,與職業院校在深化合作、平臺建設、實習實訓、資源共享、教學改革方面深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拓展合作形式,搭建創新平臺

  通鼎互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理念,構建多層級技術平臺,先后搭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CNAS實驗室、江蘇省光通信材料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并與北京郵電大學建立通鼎光纖技術聯合實驗室、與重慶郵電大學建立通鼎——重慶郵電大學聯合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郵電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物理研究所等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形成在下一代移動通信系統領域技術攻關的協同效應、人才優勢和強大合力,利用高新技術為企業賦能。

  (二)共建實訓基地,深化資源共享

  通鼎互聯與蘇州市職業大學、江蘇省徐州技師學院、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江蘇省吳江中等專業學校等高職院校進行深度合作,通過與學校共建實訓基地、提供設備、原材料、工藝文件等實訓設施和物料、接收學生工學交替、為高校教師提供企業實踐培訓等多形式,深化校企雙方資源共享,先后投入專項資金超過500萬。

  (三)參與教學改革,共探產教融合

  通鼎互聯接受高校教師來企業進行知識進修,企業多名高級工程師、專家參與教學改進計劃對學校專業建設方向、專業課程設置進言獻策。通過校企密切合作積極探索如何把職業資格鑒定和培訓融入教學計劃,注重科學設置實踐教學環節和優化課程體系,把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培養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多方面推進教育改革進度。

  三、建設目標

  為將產教融合工作細化,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企業產教融合、企校合作(2023-2025)三年規劃,在學術交流、聯合培養、引進人才、培育人才等合作方向作出如下規劃:

  (一)開展學術交流

  利用已建成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認定CNAS實驗室、江蘇省光通信材料重點實驗室等載體,通過校企合作中的定向人才培養機制、項目合作、學術交流平臺等形式,拓寬企業與學校人才的視野,培養學校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升企業自我研發能力及生產加工能力。

  借助學校的科研項目及師資力量,充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等平臺,緊緊圍繞產品的新技術、新工藝,從科技前沿、技術示范應用等方面開展合作交流研究。如:國家、省部級、地方及學校等課題項目的聯合申報,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共同開發及在制產品難題的攻克等。

  (二)開展聯合培養

  通過校企合作中“招工即招生、招生即招工”,建立聯合培養機制,通過“冠名班”、“訂單班”等形式,利用雙方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學校育人機制和企業用人機制的耦合作用,通過共同制定招工招生計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共同參與專業建設、共同組建教師隊伍、共同實施教育教學、共同開展考核評價,培養符合企業和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三)培育技能人才

  企業及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技能大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知識技能,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實操技術能力。同時,進一步總結經驗,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2023-2025年,每年要開展不少于一次認定試點任務,實現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常態化。三年培養技能人才累計300人以上。

  (四)定向引進人才

  通過校企合作,為企業引進更多的優秀的、與需求相符且專業對口的學生提前進入企業實習,讓實習學生提前了解崗位工作內容、企業文化,增進企業認同感,增加實習學生保留率,同時縮短企業新員工培訓周期及培訓成本,亦可緩解企業階段性生產人員緊缺問題。2023-2025年,計劃每年引進實習實訓學生,累計300人以上。

  四、保障機制

  (一)專款資金支持

  加大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資金支持,校企雙方要按照產教融合型企業建設年度工作任務的進程,將其相關費用納入年度預算中。專款專用于校企合作學生頂崗實踐、企業專家授課、學徒培養等,鼓勵校企之間的合作創新。

  (二)健全組織機構

  由通鼎互聯與蘇州市職業大學共同組成“通鼎校企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在委員會的指導下,組織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負責規劃編制、立項、實施和協調管理等工作,確保規劃目標和責任的順利落實。

  (三)明確雙方職責

  校企雙方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規范校企合作工作流程,明確校企雙方職責,規范雙方行為,保障學生、企業、學校的合法權益。

  (四)成果經驗宣傳

  校企雙方通過現有宣傳平臺,加大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宣傳力度,對雙方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的做法、經驗、成果,以及推進情況進行宣傳,提升產教融合的社會影響力。

 

  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建設培育工作,旨在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中的重要主體作用,強化產教融合型企業的帶動引領示范作用。通鼎互聯一貫重視校企合作,多年來,與多家高校積極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項目合作、實習實訓等多方位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通鼎互聯將以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建設為契機,緊緊圍繞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三年規劃,高度重視、積極落實建設培育工作,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免费观看,欧美国产日韩一区,免费人成年激情视频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
在线不卡AV电影在线观看 | 免费人成国产网页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精品妖精 | 亚洲视屏一二三四区 |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